老人在家也会得热射病?

【时间:2022-07-24 16:41】【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龙莉平 许健)近日,邵阳市洞口县又兰镇80岁的尹奶奶因“高热、乏力8小时,意识模糊伴抽搐半小时”,入住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入院时全身皮肤灼热,体温达41摄氏度,脉搏160次/分,呼吸25次/分。

家人告诉接诊医生,尹奶奶以前患有“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前几天着凉后患“肺炎”才出院。回家后老人害怕又着凉,整天待在房里不出门,把门窗关得死死的,不敢开空调和风扇,睡觉时用棉被捂住全身。入院几小时前,家人发现尹奶奶发烧了,体温38.5℃,以为又感冒了,给她吃了“布洛芬”退热。但是没有效果,而且体温逐渐上升,还出现了意识模糊,口角、四肢抽搐现象。

“热射病!”接诊医生立即得出结论,当即予以快速降温、补充血容量、镇静、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预防感染等抢救措施。但因病情过重,尹奶奶一直昏迷不醒,并发生了肝、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尿崩症等严重并发症,生命垂危。居家不出门的尹奶奶,怎么也患上了热射病?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可达20%至70%。由于人体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

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经典型)热射病,发生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体力活动密切相关。劳力型热射病:多在高温、高湿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如参训官兵、消防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在高温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次/分,脉压增大。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非劳力型(经典型)热射病:高温环境下,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环境中年幼或老年体衰人群。高危人群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帕金森、精神障碍等基础疾病者;身体质量指数(BMI)>25或<18.5者;服用抗胆碱类、抗组胺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者,以及婴幼儿、孕产妇、长期卧床等人群。这类人群如果居住的环境高温高湿、通风不足;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即使不出门也容易发生热射病。表现为皮肤干热和发红,84%-100%患者无汗,直肠温度>41℃,最高可达46.5℃。病初表现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严重者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

热射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降低热射病死亡率的关键不在治疗而在预防。尤其是非劳力型(经典型)热射病的好发人群,在炎热的夏季不仅需要减少室外高温高湿环境活动时间,还要注意居住环境常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降低室内温度,适时增减衣物;多饮水,避免脱水;保障充足睡眠。如有发热、乏力,甚至痉挛等现象,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蒋维佳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