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邵阳中心医院——于比赛中淬炼,在遗憾中成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遗憾中成长

于比赛中淬炼


湖南省首届规培生技能大赛已落下帷幕,当一切的紧张与喧嚣归于平静,回首这一个月的征程,心中充盈的不仅是预赛第十三名的成绩,更是一段关于汗水、团队与成长的宝贵记忆。



备赛的一个月,是一段“淬火”的历程。在医院领导与老师们的全力支持下,我们拥有了一个高强度、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科教部的王磊部长和培训中心张凯主任,全科医学科的李宁副主任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刘卫庭主任等各位老师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师资团队。




REC










REC








因为是比赛,且和学校时不同的比赛模式,刚开始的我们是紧张的,但随着操作的进行,我们逐渐进入状态。第一站在面对“糖尿病合并脓胸”这类熟悉的临床场景时,我们团队展现出了良好的默契与扎实的功底,过往的临床经验和集训成果在此刻得到了完美的应用,我们准确写出诊断,为患者准备胸穿;操作前个人准备、物品准备、患者准备、排除操作禁忌及明确部位、及谈话签字等等,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后的消毒铺巾、拆包检查、核对麻药、局部浸润麻醉、穿刺送检等环节完成后,我们关注着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并为患者整理衣物。

第二站是腹腔穿刺,我们快速进入角色,队友准备物品时,我开始对患者进行操作前准备;我们紧密合作、配合有序,最终穿刺成功,顺利抽出腹腔积液,并且结合检验结果给出我们的诊断。

第三站是熟悉又陌生的骨穿,熟悉是因为反复训练过很多遍,而陌生是因为由我的队友完成操作,我被安排至与家属交流病情并沟通下一步治疗方案。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考虑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详细告知病情及下一步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的方案。得知病情的家属突然激动了起来“医生,这是个什么病呀?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请问还能治吗?”眼神中充满了害怕甚至是惊恐。面对患者焦急地追问,我只能如实告知,也不知该如何安慰患者家属那焦虑而又无助的眼神,这一站我的表现拖了团队的后腿。

来不及反思,第四站在“腹痛腹泻急诊处理”的考核中,我们遭遇了挑战。紧张的节奏暴露了我们团队协作衔接的生涩,也映照出我们团队在急诊临床思维上的薄弱环节。那一刻的忙乱与遗憾,比任何成绩都更深刻地印在脑海里。它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见了我们与顶尖队伍之间的差距——并非输在单项操作,而是输在系统性思维和团队协同的“最后一公里”。

第五站,我们重振旗鼓,这次是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及腰穿操作。我按着提示卡依次完成着体格检查,两名队友则是协作完成腰椎穿刺并在操作完毕后给出诊断。当我行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时发现均为阳性,立即报告阳性体征,而这时已开始倒计时,正在纠结的队友听到我的体查结果立即结合辅助资料给出诊断、落笔、时间到。

很快,成绩及排名就已经公布出来了,我们团队无缘决赛。成绩虽有遗憾,但收获远超名次。我十分感谢医院住培基地让我们有机会在省卫健委搭建的平台上展示自我,感谢每一位倾囊相授的老师,是你们牺牲休息时间,陪我们一遍遍练习、一次次复盘。最后感谢我的队友们,是大家的相互扶持、鼓励与包容,让我们凝聚成一个真正的集体,共同走过了这段充满挑战的时光。

这次比赛于我而言,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医生”二字的重量——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缜密的思维、高效的沟通和无间的团队协作。那场比赛中的遗憾,如今已化作我未来职业生涯中一颗宝贵的种子,它提醒我学无止境,激励我补足短板。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航。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与反思,回归日常的规培学习,以更饱满的热情、更谦逊的态度,在从医学生到合格医生的成长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END


医院平台码.png


作者:李顺友


编辑:刘志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