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中秋团圆不“失糖”:糖友月饼选吃控全攻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中秋的仪式感,总绕不开一块香甜的月饼。但对需要严格管理血糖的糖友而言,这份甜蜜却像道“选择题”——既想和家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味道,又担心吃了之后血糖“失控”,只能看着月饼望而却步。

别让控糖打断团圆的温馨!糖友吃月饼,关键不在“禁”,而在“会”。接下来,我们用直白的问答形式,从选月饼、吃月饼到控血糖,把每个关键要点讲清楚,帮你轻松避开高糖陷阱,放心享受中秋的团圆滋味。


图片



选月饼
图片

①我有糖尿病,能吃月饼吗?

可以吃,但得讲究方法。月饼一般高糖、高脂、高热量,不过掌握挑选技巧,适量食用,也能享受中秋美味。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友(空腹血糖4.4 - 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 ),少量吃月饼对血糖影响较小;但血糖控制差的糖友,吃月饼可能让血糖失控,引发急性并发症,要谨慎。

图片

②哪种月饼更适合我?

1.选低糖/无糖月饼:看配料表,无蔗糖、麦芽糖浆,标“低糖”(每100克含糖量≤5克)或“无糖”(每100克含糖量≤0.5克)的月饼优先选 ,它们用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代糖,甜度和蔗糖差不多,升糖作用小。不过“无糖”月饼不是真无糖,淀粉消化后变葡萄糖,油脂含量也可能高,不能多吃。

2.避开高油高糖馅月饼:豆沙、莲蓉馅加了很多糖,蛋黄馅胆固醇高、油脂多,流心馅多是黄油和糖做的,都要少吃。可以选冰皮月饼、果蔬月饼,像绿豆蓉、芋头馅料的冰皮月饼,草莓冬瓜等低糖果蔬制作的月饼,糖分和油脂少些。

图片

3.学会看配料表:配料按含量从高到低排,“小麦粉”“植物油”靠前,说明碳水化合物和油脂多;“代糖”(如赤藓糖醇、甜菊糖苷)靠前,代糖加得多,相对更适合。另外,配料表有“代可可脂、植脂末、起酥油、植物黄油、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可能含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不好,糖友要避开;还要留意钠含量,别摄入过多钠盐。

吃月饼
图片

①一次吃多少合适?

普通月饼一块50 - 100克,热量约400千卡,差不多一顿饭的热量。糖友一次吃50克以内,也就是1/4个普通月饼比较好。比如100克的月饼切成四小块,一次只吃一块。


图片


②什么时候吃最好?

两餐之间,像上午10点、下午3点当作加餐吃最好。这时距离上一餐有段时间,血糖稳定,吃月饼后身体有时间消化吸收,不会让血糖短时间升太高。不要餐后马上吃,不然食物叠加血糖迅速升高;也别晚上吃,夜间代谢慢、活动少,吃月饼易热量堆积,还影响睡眠和血糖。

③吃月饼时能搭配什么喝?

可以搭配无糖茶,像绿茶含茶多酚,能抗氧化、促进代谢;普洱茶能降脂解腻,都利于消化月饼。也能喝白开水,帮助身体排出代谢废物。乌龙茶也不错,富含多酚,能吸附油脂排出体外,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千万不能搭配可乐、果汁等含糖饮料,和月饼一起喝,血糖会飙升;也别配粥,粥升糖快,和月饼一起吃会加重血糖负担。


图片


控血糖
图片

①吃月饼后要测血糖吗?

要测。糖友吃月饼后2小时测血糖,能知道月饼对血糖的影响。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4.4 - 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 。要是吃月饼后2小时血糖超10mmol/L,下次就得少吃或者换种月饼。中秋节吃月饼当天,可以多测几次血糖,空腹、餐后,还有吃月饼前后都测一测,把数值记下来,方便了解血糖波动,调整饮食。


图片


②不小心吃多了月饼怎么办?

1.增加运动量:当天去快走30分钟以上,或者散步1小时左右。运动能消耗热量,让血糖转化成能量,降低血糖 。不过运动别太剧烈,不然血糖波动大,还可能低血糖。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也可以。

图片


2.调整饮食:接下来几餐少吃碳水化合物,多吃蔬菜、蛋白质。比如午餐或晚餐少吃米饭、面条,多吃西兰花、菠菜,搭配瘦肉、鱼、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让饮食均衡,减缓血糖上升。别再吃高糖、高脂肪食物,给血糖调节缓冲时间。

图片

3.别擅自加药:千万不要因为吃多月饼,就自己增加降糖药剂量或者多打胰岛素,这样可能低血糖,很危险。先通过运动和饮食调整,如果血糖还是降不下来,赶紧问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③哪些糖友不适合吃月饼?

1.血糖控制差的人: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血糖≥13.9mmol/L的糖友,身体血糖调节机制乱了,吃月饼容易让血糖失控,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严重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严重的会意识障碍、昏迷;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特点是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患者可能意识障碍或昏迷 。

2.有严重并发症的人: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肾病(需限磷限钾)的患者不适合吃。他们身体代谢功能受损严重,月饼高糖、高磷、高钾,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

图片

中秋的意义,从来不止于一块月饼,更在于与家人围坐的团圆暖意。对糖友而言,“吃月饼” 不是选择题,而是 “科学享用” 的智慧题 —— 选对种类、控制分量、做好监测,既能守住血糖的 “平稳线”,也能留住节日的 “幸福感”。

糖尿病饮食管理或许需要一点耐心和坚持,当你看到血糖稳步控制在目标范围,精力更充沛、身体更轻松时,就会发现:这份对饮食的 “用心”,不仅是对健康的守护,更是对生活品质的珍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王富军,王文琦.《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1,42(12):1365-1371.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准则[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4,39(01):95.

[3]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05):388-391.

[4]赵文华,李可基,王玉英,等.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02):129-130.


图片

来源:邵阳市中心医院

编辑:封龙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