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李佰元 张琼 蒋秋凤)近日,邵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团队连续收治3例高龄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该院领导、医务部的积极组织协调下,快速形成了包括消化内科、介入血管外科、胃肠外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二区在内的多学科诊疗团队。
三位大出血的患者病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其中2例患者已顺利出院。这充分展示了我院在急危重症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救治实力与综合能力。
案例分享
患者张某,72岁,因便血伴头晕1天入院,入科血压 80/40mmHg,后经确诊为胃角溃疡并出血;
患者曾某,76岁,因呕血1天入院,入科血压 78/45mmHg,同样诊断为胃角溃疡并出血;
患者刘某,78岁,因黑便2天入院,入科血压 87/38mmHg,后经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科普:消化道出血
一、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消化管道的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分为:
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出血,常见症状为呕血、黑便;
下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等部位出血,常表现为便血。
二、常见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
1.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见于肝硬化患者)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由药物、酒精、应激等引起)
4.胃癌、胃淋巴瘤等肿瘤
下消化道出血:
1.痔疮、肛裂
2.肠息肉、结肠癌等肿瘤
3.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4.炎症性肠病
5.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
三、主要症状
1.呕血与黑便: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呕血多为咖啡渣样或鲜红色,黑便呈柏油样;
2.便血:下消化道出血时,血液鲜红或暗红,可能与粪便混合;
3.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大量出血时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出汗、晕厥、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4.贫血及发热:出血后可出现贫血,大量出血后24小时内可能发热。
四、应对措施
立即就医:一旦出现呕血、黑便或便血,无论出血量大小,应立即禁食并前往医院急诊科;
现场急救:呕血时保持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身体消耗;
配合检查:医生会通过胃镜、肠镜、CT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
五、预防建议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粗糙、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合理用药: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需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肿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重症医学科二区的医学人文关怀
重症医学科二区是我院为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的特色专科之一,为湖南省内首个开放式的重症监护病房,在集中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同时充分开展人文医学。科室目前开放床位共24张,病房允许家属在接受科室系统的院感宣教、培训及考核后进入病房进行24小时床旁陪护,病区配置单间ICU,医护与ICU其他病区同质化管理,护理人员配备危重症、营养、静疗专科护士,并与康复科通力合作,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
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重症医学科二区打破重症病房屏障:让家属看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努力,增强对医疗体系的信任,促进社会对重症医学的理解;医学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文关怀的体现,推动医疗服务向更温暖、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开放式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体现了医学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通过专业医疗与亲情陪伴的结合,为重症患者和家属提供了更全面、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