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张倩)“金包曜日黄柑熟,霜实落林红柿稀”,秋季一到,香甜软糯的柿子就成了街头巷尾的“人气王”。民间常说“柿”与“事”谐音,吃柿子寓意“事事如意”,不少长辈更是对这份甜蜜情有独钟。但你知道吗?每年秋天,消化内科都会迎来一波“胃石”患者,这甜蜜的柿子,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麻烦制造者”。
一、胃里也会长“石头”?真的!
提到结石,大家可能先想到肾结石、尿结石,其实胃里也可能长“石头”——胃柿石。这全是柿子里的“隐形杀手”在搞鬼:柿子(尤其是没熟的)含有大量鞣质,最高能占到25%左右。当你一口气吃太多柿子,鞣质在胃酸的“助攻”下,会和胃里的蛋白质结合,变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再把果胶、食物残渣缠成一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坚硬的“胃柿石”。
二、胃里有“石头”,身体会发哪些信号?
胃里长了“石头”,早期可能只是觉得上腹胀胀的、有点恶心,甚至想吐,呕吐物里可能还混着碎柿子块。但如果不管它,麻烦就大了:“石头”会反复摩擦胃黏膜,可能引发胃溃疡、胃出血,这时就会出现呕血、拉黑便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如果“石头”堵在胃的出口(幽门),会导致食物无法通过,让人剧烈呕吐不止。
三、怎么知道胃里有没有“石头”?
想给胃里的“石头”“拍个照”,常用的检查有腹部CT和胃镜。其中胃镜堪称“火眼金睛”,不仅能直接看到胃石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还能取组织做进一步检查,让“石头”无所遁形。
四、胃石怎么治?可乐也能来帮忙?
小结石“喝药溶解”:如果结石刚形成、个头不大,医生可能会开抗酸药、抑酸药或胃动力药。有意思的是,含碳酸氢钠的可乐也能派上用场——它能中和胃酸,产生二氧化碳气泡,帮着软化、溶解胃石。
大结石“内镜碎石”:要是结石又大又硬,就得靠内镜下碎石了。医生会先通过胃镜注射碳酸氢钠溶液软化结石,再用异物钳、圈套器把大块“石头”切成小块,最后要么直接取出来,要么让它随大便自然排出[4]。部份巨大结石,如果上述治疗不佳,可能需选择外科手术取出。因此,进食较多柿子,出现腹痛,腹胀甚至消化道出血等,应尽早就医。
五、吃柿子不踩坑,记住这几点
不想被胃石找上门,吃柿子时得注意:
1.别空腹吃,最好饭后再吃;
2.一次别吃太多,没熟的柿子尤其要少碰;
3.本身有消化不良、胃排空慢等胃病的人,吃柿子更要悠着点。
秋天吃柿享甜蜜,科学食用才真的“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