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邵东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展邵东首例手臂港植入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杜亚娥)“以前每次化疗都要带着外露的导管,生活特别不方便。现在有了这个‘隐形港’,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在邵东市中医医院接受手臂港植入术的肖大爷激动地说道。4月22日,邵东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成功实施了邵东市首例手臂港植入术,为像肖大爷这样的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今年62岁的肖大爷于2025年2月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广泛期(Ⅳ期),合并肝、肺、脑、骨、淋巴结多发转移及左股骨病理性骨折。此前在外院接受一周期PICC置管化疗后,因不良反应转至邵东市中医医院。

经邵东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肖大爷症状得以缓解,并在该科完成2周期化疗。

然而,肖大爷因居住在外省,导致导管维护困难,生活不便,一度要求拔除PICC管。此次入院进行第4周期化疗时,邵东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团队经综合评估,决定为其植入“手臂港”——一种可长期(理论使用年限可达38年)埋藏于皮下、每月维护一次的新型输液装置。

手术由肿瘤科主治医师杜亚娥与护士长熊玉婷联合主刀,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逵教授、阳钱军教授两位专家指导下,团队在超声引导与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精准辅助下,仅通过2-3厘米微创切口,便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并成功植入注射座。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当日即可通过“手臂港”接受治疗。

“平时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洗澡、活动都不受影响,太方便了!”肖大爷对这项“隐形”技术连连称赞。

“手臂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静脉通路管理进入‘无痛化、微创化、长效化’新阶段。”邵东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李红辉表示,该技术尤其适用于需长期静脉治疗、外周血管条件差、注重生活质量的肿瘤患者。与传统PICC相比,手臂港无需每周维护,感染风险低,且完全埋藏于皮下,极大提升了患者生活便利性与心理舒适度。未来,科室将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力争打造县域肿瘤静脉治疗示范中心,让更多患者受益。

编辑:封龙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