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身心健康
炎炎夏日 谨防“热射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 通讯员 马妍慧 李艳 张嘉凌 )湖南作为全国最热的省份之一,自进入7月以来,更是高温火力全开,近段时间,气象台已经连续9天发布高温预警,局部地区气温达40°C以上。白天身处“烤箱”,夜晚再进“蒸笼”,全靠空调“续命”,走在路上感觉都要被“热化”了,这酸爽简直是不要不要的啊!你以为这就算到“天花板”了吗?不!不!不!“高温蒸煮”才刚刚开始。从今天起,“三伏”大幕正式开启我们全面进入“烧烤+桑拿”模式!

在持续闷热的天气里,人们经常会说“热死人了”,可这有时候真不是玩笑话,近日,国内已有多家医院连续有中暑患者死亡的报导,高温让“热射病”这一名词再次被刷屏成为头条。

什么是热射病?

它可以理解为中暑的一种最危险、最严重状态,救治不及时的的话死亡率高达60%以上。简单的说,就是由于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的失衡。一旦“中暑”变成了“热射病”,就可能有生命危险——热死人,可真不是在开玩笑!

一般来说,在温度>32℃、湿度较>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所以,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热射病有哪些症状?

热射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热损伤对机体的影响,是一个由轻至重的连续性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热射病就是最为严重的重症中暑,但是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若出现头痛、头晕、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就有可能是先兆中暑了。

此时若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进展到轻症中暑。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明显升高,往往>38℃,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严重者出现面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此时轻症中暑若得到及时治疗和处置,仍能很快缓解病情,但如果未引起重视,发展到重度中暑,病情就会急转直下并预后不良。

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里面最严重的的一种,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无汗,循环衰竭或者休克,可因重要器官功能严重损害而危及生命。

哪些人容易患热射病?

热射病一般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

劳力性热射病:是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者。比如夏季训练的士兵、运动员以及室外工作者等。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以及年老体衰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者,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的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而发病的。

如何预防中暑?

1、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做好防护,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防暑降温措施;

2、减少在热环境气候下劳作或高强度锻炼的时间,避免从凉爽的区域(如空调房)直接到高温室外活动,劳动强度要循序渐进,若出现体力不支,胸闷气促,头晕眼花,要及时终止劳作并适度休息;

3、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和充足睡眠,大量出汗后,需及时有效补充水及盐分;

4、劳作后出现头晕目眩、腹泻、血尿等症状,及时就医。

5、待在家中的老人和小孩,还有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也是热射病的高发群体,应特别注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家中可以开空调纳凉,或者开窗通风;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儿童单独遗落在汽车等狭小空间内。

编辑:赵培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