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彭艳云)在邵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场上,有着一支这样的队伍——邵东市新冠肺炎医学监测党员流动服务队,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去街道、下乡镇、进村组,对与武汉回乡有“暴露史 接触史”人员进行上门健康监测服务。在城镇的每一个角落里,有他们铿锵前行的脚步,在乡村每一条泥泞小路上,有他们逆风而行的背影;他们的足迹,遍及了邵东市3个街道、19个乡镇、62个村组,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负重前行 岁月静好
曾辉,新冠肺炎医学监测党员流动服务队第九分队队长,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要从家里出发,接上3位志愿者医生队员,开始一天的工作。
“曾同志,我妈妈今天好多了,太感谢你了,等这次疫情过去了,你可一定要到我家来吃顿饭。”2月8日,曾辉再次来到杨桥镇李某家做健康监测时,正在吃饭的李某看到曾辉,老远就放下碗,热情地招呼道。曾辉憨憨的笑着,拿出体温计给李某一家人量体温。原来,早在2月6日,曾辉和队员们在做健康监测时发现李某的母亲张大娘有咳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李某一家很是着急,焦虑不安,68岁的张大娘更是情绪失控,非常害怕要去医院隔离,曾辉和队员们仔细询问张大娘后,得知其以往有支气管炎病史,昨天受了点凉,有点咳嗽,但无发热,李某也反复强调自己和家人近14天以来一直在家,没有和外人有过接触,曾辉和队员们商议后认为张大娘应该是旧疾发作,可以居家隔离观察,他们给李某一家详细讲解了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并协助其做好居家隔离工作,给张大娘留下了邵东市中医医院的自制药品复方金翘颗粒和杏仁止咳颗粒,叮嘱其按时服药,有任何不适随时打电话。2月7日,曾辉通过电话了解张大娘病情已有所好转,但他牵挂着老人,元宵节顾不上休息,又带着小分队的队员们上门来看望老人。看到老人气色好了,也没咳嗽了,曾辉和队员们放了心,又继续赶赴下一个乡镇工作。
这个冬天,虽然病毒无情,但人心中有情。你为生命无悔坚守的姿态,是那寒冬里的暖阳,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感动。
逆难而上 无畏无惧
1月4日下午6时,带着小分队从佘田桥忙完回来的曾辉刚进隔离住所,来不及吃饭,又接到邵东市新冠肺炎医疗监测党员流动服务队队长刘耕野电话,告知疫情指挥部要求马上到黑田铺庙湾村对张某进行医学监测,通知就是命令,曾辉胡乱扒拉了几口方便面,立即电话联系小分队的队员们,开着车就出发了。到达目的地后,和村干部一起找到庙湾村,仔细询问监测对象张某,张某说自已三天前曾有发烧咳嗽,当时以为是普通感冒,没放在心上,今天5点左右接到亲戚李某电话,李某在电话里告诉他说自己已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张某想起自己曾和李某密切接触过十来天,又曾有发烧咳嗽,心下很是忐忑不安,所以主动打电话上报,曾辉听了后,马上用水银温度计为其测体温37.5,曾辉和队友讨论分析,一致认为张某被新冠肺炎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他马上向指挥部报告,并联系120专车把张某接送至邵东市新冠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同时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群进行排查,发放预防中药,向家人宣讲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指导家人做好居家隔离。忙完后,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1时了。
后期追踪,张某在定点医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家人因为防控措施得当,未发现感染。
家国情怀 大爱无疆
自参加新冠肺炎医学监测党员流动服务队以来,由于任务的需要,曾辉每天早上不到6时就要起床,从居住地黑田铺开车到邵东县城接上队友,然后又下乡镇去做医学监测,每天忙完,至少要晚上7时才能回到住所,因为要隔离,他一直没有回家见到家人。曾妈妈一连好几天都没有见到曾辉,很是不解,打电话问他,以前都是每天六点回来吃饭,怎么现在大过年的连个人影也见不着了,曾辉不愿母亲担心,总是笑着说最近单位有事,后来实在瞒不住了,他爱人就将实情告诉了婆婆。曾妈妈在电话里叮嘱曾辉,“你是党员,曾经你当兵保家卫国,现在退伍了,国家和组织需要你,你必须得上,还得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简单朴实的话语,藏着一位母亲的大爱。
晚上,曾辉抽点闲暇和一岁的孩子视频的时候,孩子总是在手机里哭闹着伸开双手要爸爸抱抱,看到曾辉红了眼睛,爱人善解人意地说:“没事,你忙着吧,我支持你,家里有我呢。”舍小家,顾大家,你在前方抗“疫”,我在后方看家,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中华儿女用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爱,演绎了一首饱含深情的动人赞歌。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着很多平凡的英雄。他们每个人都很平凡,但每个人又都不平凡,正是因为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他们众志成城,全力奉献着自己的那份光,我们满怀信心:春天会来,花会盛开,我们的祖国会繁花似锦,我们的城市会车水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