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张苏岭 谢京平 李琛琛)近日,中心医院骨科成功为一位患有右下肢血栓闭塞脉管炎并糖尿病足、右足第五趾坏死的老年患者实施了横向骨搬移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骨科医务人员与术后患者合影
患者罗XX,男性,68岁,主因“右足疼痛不适伴第五趾发黑坏死8月余”入院。入院查体:右足第五足趾发黑,坏死,触压痛,余足趾颜色暗淡,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弱,活动受限,夜间刺痛,无法入睡。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病情,诊断考虑:右下肢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并右足第五趾坏死、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高血压III(很高危)。如果按以前一般的治疗方法,不能很好改善肢体的血液供应,患肢(足、趾)能够保留的几率不大,最终需要截肢造成病残。所以,骨科团队在谢京平科主任带领下,决定引进和采用骨搬移的新理念新技术来进行治疗,经报备医院后,于2019年1月14日在朱武平副主任指导下由张苏岭副主任医师主刀成功为患者实施右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效果评估: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无需打止痛针睡觉,现已术后第10天,血运感觉恢复良好,足趾疼痛明显减轻,足趾颜色逐渐红润饱满,患者目前恢复满意。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先老腿”,老了行动不便,是常理之中的事情,可要是患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糖尿病足,那是相当疼痛难忍,臭气熏天,最后只能截肢,一些较严重的病例甚至还需要通过多次截肢才能结束治疗,给患者的身心及经济造成了极大打击,给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负担,这也是困扰医生们多年的难题。
中心医院骨科开展的横向骨搬移技术作为一项治疗糖尿病足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新技术,能够让患者免去了很多截肢的风险。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10.6%,而约25%的DM患者会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并发足部的感染、溃疡及坏疽。骨科团队的医务人员,本着不忘初心,全心全意服务病人,引进并成功开展了骨横向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新技术,极大地减轻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的截肢率跟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开启骨科与内分泌科、介入血管外科及烧伤科等多学科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MDT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