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徐伍莲
11月27日下午,我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周瑾容的一个微信,马上来到隆回县人民医院门诊七楼会议室,与近90名通讯员一起听了三名新闻界老师的精彩讲课。上课前,县人民医院领导讲话并介绍了三位老师,他们是隆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罗佳成、湖南省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周瑾容和新媒体“湖南医聊”创始人刘柱老师。
听隆回县宣传部副部长罗佳成老师讲《新闻写作》,如数家珍,感人至深。
我曾经还在滩头医院工作的时候,因为调动一事到卫生局送报告,认识了在卫生局业务股工作的罗佳成老师。后来,我调到县中医院工作的时候,就看到他到县宣传部了。然后,在2014年我踏上医院宣传工作岗位之后,有幸在县委党校听了他的一堂课。此次讲课,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说明了初学写新闻的通讯员该如何下手写新闻。他强调了写新闻靠平时积累,认真钻研理会。他主要讲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他首先告诉大家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实事的报道。包涵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他说2003年全国发生非典期间,荷香桥一位老人打电话,要在外面打工的儿子不要回家,说家里的事有村干部帮忙。当时在宣传部写新闻的罗老师就抓住了这个主题,写了“在外打工不发愁 农业生产干部帮”。这篇新闻报道主要描写了村干部如何帮助老百姓发展春耕生产的,获得了省级以上好新闻一等奖。罗老师要求在座的通讯员要把握新闻的三个特点,即新颖性、客观性、可读性。如果到处都是医院讲如何控制非典,没有其他特色,就没有新颖性。同时,新闻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能造假。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才能达到新闻宣传的目的。
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前提。新闻角度包括特色角度、读者角度、时间和空间角度。如每年护士节的报道有不同,不能千篇一律。有一次,罗老师到七江下乡,督查有关“三个代表”的学习活动,当地群众都争着种中药尾参,因此争抢懂技术的干部。他就及时抓住了这个“农民抢干部”的新闻主题,突出了干部学“三个代表”的作用,改进了干部作风,融洽了干群关系。他说单位每次搞活动要明确搞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要引申意义。如医院搞活动就要做到如何发扬全院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医院院报,从读者角度来说,包括医务人员、病人及其陪护。让病人理解医院支持医院,收集病人的反馈意见之后改善住院条件,提高病人满意度,从而为医院树形象树品牌。在时间和空间角度上,当然是发表新闻时间越快越好,但要注意什么时候发布最好。
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新闻稿的关键。新闻写作包括消息、通讯、言论、评论、社论等。第一要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第二要学会写导语,应简单明了,一百字左右,涵盖消息的五要素。美国最经典消息只有十个字——“总统昨晚歌剧院被暗杀”。第三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利用好背景材料。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罗老师强调了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
虚心请教,大胆投稿,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必要过程。初学写新闻的人,要多看书,看别人如何写,向身边人请教,向编辑记者学习。罗老师刚调去宣传部搞宣传时,说自己的脑壳是个蒙的,什么都不懂,因为他是学医的,从没有学过新闻。三天之后,有一报社记者来本地采访农业,结果,罗老师写成了科普文章。这位记者有点不满意,说“隆回泱泱大县还选不出一个搞新闻的?”罗老师没有气馁,而是“逼上梁山”自学。在没有老师教导的情况下,他到新华书店买新闻写作书看,98面的书,他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搞懂了新闻。随后半年多时间,他发出去的新闻稿,报社编辑说一个字都不需要改动,因此大赞罗老师进步快。他告诉在座的通讯员,不要盲目投稿,要认真研究院报的栏目设置,编辑部成员有哪些人。注意文章标题不超过13字不少于7个字,标题必须把地点和事件交代清楚。
罗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一职中有一位来自周旺的学生,毕业后去东港打工第一个月就拿四千五百元的工资,说明技术工工资高。国家对职业中学的学生是补助1000元培训费的,罗老师他创造了一个新词语“蓝领”,可以说是首创,隆回技术蓝领比白领工资低,但比一般打工仔高。他说标题新颖才能吸引人。
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准备笔和纸张,记下每天的一条思想,一个特点。……罗老师说养成随地随记的习惯,等于拥有一个“万宝囊”。他通过自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一个通讯员应该具备的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和写作习惯,不能畏难。鼓励大家,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写新闻其实并不难。
听湖南省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宣传办主任周瑾容老师讲《另一种荣光——做医院优秀通讯员》,感同身受,信心倍增。
周老师在讲课之前,首先放歌给大家听,《“救”在身边》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之歌广场舞,视频中用简单易记的语言,配合准确生动的画面,动员全社会参与救治工作,助力健康中国。
随后,周老师利用多媒体,传授她2012年至今从事医院宣传工作的经验,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她从一名普通护士到医院宣传达人的蜕变。她用省人民医院宣传工作实例诠释了医院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目的。
周老师说,“宣”就是说出来,“传”就是让更多人知道。医院宣传包括新闻、科普、技术、会议、品牌、形象等各方面宣传,还有健康促进、舆情管理……在医院里,人人都是宣传员,“主力军”包括科主任、护士长、通讯员。医务人员首先要改变观念,即观念转变,人人都是宣传员,要把完成宣传任务的观念变为主动服务于医院宣传工作。再就是态度转变,医务人员要主动做宣传。宣传达人的标准是“宣传意识强,工作配合好,文章质量高。”
其实宣传工作是一个投入少,受益大的工程。要在“我们、媒体、受众心理”中保持三者平衡。我们说出去的三个层次是“说完”、“说清”、“说好”,只有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达到了宣传效果。在医院宣传方面,要有好素材,又要把握好时机,利用好平台,写出好作品。要加强政策决策、活动会议、重大救治、人文公益、医院品牌、专家团队、健康科普等方面的宣传。
医院是新闻富矿,通讯员是一线采集员,优秀通讯员的8大素养是“想、看、报、写、拍、患、说、留”。所以,院领导、科主任护士长及全体医务人员都要积极投入到医院宣传工作中来。同时要做到专业宣传通俗化、动态宣传常态化、科普宣传生动化、典型宣传人性化、主题宣传集中化。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不断提高宣传效果。省人医从2012年宣传队伍只有三个人到如今八个人,说明了院领导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显示了医院宣传工作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政策决定宣传。政策怎么落地、开花、结果,都靠宣传一步步开展。如重大救治工作宣传,就代表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如“小领带,新形象”,就是从一个科室的小活动上升到全院仪表仪容的规定。把五官科手术医生“用棉签吃饭,在葡萄皮上缝针”拍出来并报道,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匠心和高度责任感。
从省人医调去祁东的张院长,带去了上百万粉丝,靠的就是他的宣传工作做得好。还有七十三岁的吴院长持续二十五个小时做手术,一个星期才消失,根据实情做了“七十三岁老教授站肿了脚”的报道,受到了很好的反响。还有普外科奶爸肖医生照片走红,说明社会需要人文关怀,随后医院开展讨论、事迹报告会。2015年起,人文建设纳入了医院规划。
医院宣传包括好医生、好团队、专家团队、活动会议、医院品牌等全方位的宣传。如宣传首个医生节,省人医不仅有庆祝活动,还有拍视频及主题教育片等。 “铅医文化”,就是让医学文艺起来的一个生动典范。周老师写的歌词《你在春天离开》,在七天时间内创作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
还有健康科普宣传,护士长、护士、科主任、医生、专家等做科普都是有料的,要做“深,”做“透”也不容易,但省人医的护士长刘小白做科普就做得很好。在处理医患矛盾、树立团队形象,弘扬职业价值、打造个人形象等方面,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可以做宣传。
听“湖南医聊”创始人刘柱老师讲授《新媒体时代,医院宣传到底是谁的事?第一责任人到底是谁?》,深感惭愧!我们必须努力,急起直追。
刘柱老师一走上讲台,就问大家:什么是新媒体?起床第一件事干什么?然后,他告诉大家现在有98.4%的人获取信息是通过新媒体。
他首先讲述了他创办新媒体“湖南医聊”的经历。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学的是物理系,因为不怎么重视学习,所以考试有打六十分的。他曾经北漂两年,住地下室,十二个人住一间,把门一关上,什么光线也没有,他想他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后来考研,他又从零开始做新闻。在中南大学新闻网的日子里,中国青年报记者洪克非对他影响很大,做采访写报道都带着他一起,教给他许多东西。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洪克非身上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正义感”。
研究生毕业之后,在“三一重工”和“中新社记者”之间,他选择了做中新社记者,成了中新社湖南分社记者,对接全省医疗口,平时主要跑突发新闻。通过对接医疗口的几年记者从业经验,他有了大量的湖南医疗界资源。他说他对湖南医疗现状有着很清醒的认知,医院和医生很想把一些关于健康的知识传递出去。虽然当时各大医院都有自己的公众号,但没有将整个湖南医疗界的医学咨询和健康科普信息综合起来的权威信息发布口,而在全国其他地方,整合性医疗健康媒体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像“丁香医生”。
所以,在2015年10月,他从中新社辞职,决心整合湖南医疗界资源,创立了“湖南医聊”自媒体公众号,将内容同步分发到腾讯“企鹅号”和今日头条“头条号”等开放平台,这些内容全部使用正规医院的正规稿源,并在文稿结尾处标上来源、作者。不到三年,“湖南医聊”获得了2016年度区域自媒体影响力微信奖、2017今日头条算数健康金处方奖之科普团队奖、在腾讯企鹅新媒体学院2017年度盛典上获得2017年自媒体类卓越运营奖、 2017年度一点资讯“湖南影响力”生活类自媒体奖。“湖南医聊”已经成为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现在的“湖南医聊”在今日头条排名前十名,影响非常大。他讲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区别,主要通过多媒体投影快速闪过。他说新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一点资讯等,主要是粉丝互转,通过兴趣爱好推送。
随后,他问在座的通讯员,面对新媒体,“怎么干?”
刘老师说“新闻宣传不全是宣传科的事,而是医院每个人的大事,科主任护士长是新闻宣传第一责任人,宣传科要做审核策划协调沟通拔高的事,医生自己的宣传应该自己做”。他列举了很多实例,如“急诊科武科护士长的宣传故事”,有突破1300万阅读量的;“2018年春节00后江西少女来长沙见网友产子”在新媒体刷爆了朋友圈;湖南省人民医院护士长刘小白、科主任肖旭平等医护人员在新媒体方面都做得很好。
他说,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副书记周奇坚持每天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半,分时段在微信群不断转发医院宣传的文章。现在“医生个人IP”就是草根大舞台,如陈庆华大夫上百万粉丝,骨科姚大夫娄底的医患小故事,有42万阅读量。有时候十几秒的小视频比写一万字的报道都强。所以,无论多么忙,我们要坚持跟网友互动,才能赢得粉丝。还有“邓旋看牙”突破48万阅读量,“乳甲超哥”超过百万粉丝。
湖南省人民医院一个14秒的视频就是一位医师晚上用电筒看病人超过百万人阅读量。刘老师自己拍的10秒视频超过了三百万阅读量。还有“好孕大夫雷冬竹”,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妇产科颜琼副主任医生的一篇稿子突破142万阅读量。赖燕中毒科主任医生、汝城县中医院、石门县人民医院等来稿都有几十万阅读量的。现在,关于癌症的稿件、养生等方面的文章也非常走俏。湘雅拍的图片阅读量已经上五百万。……
最后,刘老师告诉大家:医院平等,医生平等,专业人做专业事。记住这一点,顺应时代潮流,每一个医生都能成为宣传达人。隆回县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刘艳阳在长沙休病假期间,通过刘老师“湖南医聊”推送三篇文章都超过了十万阅读量。课后,隆回县人民医院院长尹志安要求全院通讯员加刘老师的微信,多与刘老师沟通交流,多向“湖南医聊”投稿,扩大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根据听课笔记整理,错误在所难免,请老师和读者批评指正!)
听了上述三位老师的讲课,我意识到一个医院的宣传工作必须靠领导重视,靠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人人争当通讯员,把身边随时发现的新闻提炼出来,鼓励大家多投稿、通过新媒体多转发,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立于不败之地,让医院发展越来越好!让人民群众普遍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