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隆回县中医医院骨伤二科患者接受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床活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徐伍莲)来自隆回县羊古坳乡的肖国美,女,6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髋部疼痛、活动不利10多年,于2018年8月6日入住隆回县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行右侧全髋置换术,康复良好。于8月27日再次来骨伤二科,并于8月30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全髋关节置换术,主刀者为谭健民主任医师,助手为马林军、范文、范方顺等医师,现恢复良好。这是隆回县中医医院自2013年开展关节外科手术以来的又一次骨科技术突破——假体位置正常、肢体等长,可喜可贺,值得推广。据文献资料,即使在结构正常的髋关节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假体位置变异、欠佳的百分率仍然很高。

2018年9月12日下午,我来到隆回县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观看了接受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肖国美阿姨下床活动情况。

肖阿姨,谭健民主任说您在这里做了两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哦,你又来看望我了。谭主任和这里的医生护士对我很好,我做了两次手术也恢复得很好,你看看,我能起床活动了。说完,肖阿姨就把双脚屈曲,准备起床。她的女儿立即走到床边协助,并说:“妈,您莫急。”肖阿姨笑着说:“我就是个急性子人,医生说我能够起床活动,我就要下来活动。”我在旁边看着、听着,还有肖阿姨的儿子也在场。

下午三点左右,主管医师范文(骨伤科副主任医师)拿着照片复查申请单交给肖阿姨的儿子,并说“请你陪你的母亲去放射科照个片,要站着照。”趁此机会,我跟随肖阿姨及她的儿女一起去放射科。

肖阿姨坐到床沿,她的女儿就把助行器拿到床边。她的女儿说这里的助行器很轻便,但没有设计座板,又到外面买了一个有座板的助行器。肖阿姨说,从外面买来的有座板,走累了,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一会,但比医院发的(助行器)重一些,感觉有些吃力。因为从住院部三楼到放射科有几百米的路程,还是使用有座板的助行器为好。

选好助行器之后,我问肖阿姨要不要上卫生间大小便,她说不要。接着,肖阿姨双手拿着有座板的助行器,一步步走出病房。通过走廊来到护士站旁边,一位患者家属走过来问:“您就起来走路啦!恢复得这么快,要感谢这里的医师技术高明。”

肖阿姨面带微笑,一边走路一边说“是啊,搭帮到中医院来做手术,十多年的痛苦不到一个月就解决好了,不知道如何感谢谭主任和医生护士。”

听到这里,我说“您做了两个髋关节的置换术,伤口愈合好了,也可以下床活动了,现在就靠您自己多吃有营养的东西补补身子,按照医生说的慢慢锻炼,这个月是不能做重活的。”

“嗯,耽误了我儿子和女儿外出做工的时间,我回家之后,他们就要出去做工了。”肖阿姨说她的儿女对她好,只是那时计划生育不准生,要不多生几个就更好了。

到了电梯内,我说:“肖阿姨,您坐一会。”话还没说完,就到一楼了。她的女儿说:“妈,我们出去了。”我说还没到呢,电梯门开了,看到一楼妇产科的阳光台了,我摸摸自己的头,笑了笑,真的到一楼了!

走出住院部大门口,这里有一点坡度,肖阿姨的女儿和儿子各自站在肖阿姨的左右,手扶助行器,关切地嘱咐:“妈,您莫急,慢点。”我拿着手机一路拍照,感觉这一家子很温馨,母亲坚强,儿女有孝心,才有这乐呵呵笑容可掬的情景。他们母女或母子之间非常自在,既不抱怨,也不忧伤,而是对未来充满乐观的情调,我也感到欣慰。

今天是一个大晴天,秋高气爽,下午的太阳还有点炽热。来到行政办公楼一楼食堂旁边时,我说:“肖阿姨,您到这颗大树下坐一会再走。”肖阿姨依着我,在阴凉的地方休息了一会。随后,慢慢走到放射科。下午值班的是蒋医生,他要求肖阿姨躺下来照片,说这样清晰一些。我向蒋医生解释:“这是主管医师交代的,必须站着照片。”蒋医生担心肖阿姨不能站立,肖阿姨说:“我能站,我能站。”她放下助行器,走到照片机前,按照蒋医生的要求,双脚并立,两手伸开,照了片。肖阿姨再拿着助行器一步步从照片室走出来,等拿到照片结果后,原路返回到骨伤二科。

走出三楼的电梯门口,看到骨伤二科主任谭健民和副主任医师范文坐在医生办公室内。肖阿姨的儿子马上拿着肖阿姨的片子进医生办公室交给谭主任,谭主任把片子放在墙壁上的灯光下一看,非常高兴地说:“这个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非常好,两边置换的股骨头等长。上级医院标准允许1cm的差距,只有20%的等长概率。我院的关节外科手术已经赶超市级医院水平了。”面对自己主刀的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两边肢体等长的X光复查胶片,谭健民主任医师自豪地笑了。

肖阿姨和她的女儿也来到了医生办公室,看到谭主任和范医生非常感激,赞不绝口。她说:“我在没有做手术之前非常痛苦,走不了多远就痛,痛得我不能走,不能做事,十多年了。到中医院来做两次手术,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双脚就不痛了。感谢谭主任,感谢范医生,感谢这里所有的医生护士,大家经常到病房来问我关心我。我现在能走路了,你们看,我走路不痛了。”

谭主任来到肖阿姨身边,亲切地问候:我看看您的眼睛。随后,谭主任左手扶住肖阿姨的肩膀,右手翻开肖阿姨的眼睑,和蔼地做宣教。他说,阿姨您脸上冒汗,有点气虚,看您的面色和眼睑还有点贫血,我给您开点补气补血的中药吃好不好?您出院回家之后,把红枣、党参、莲子等熬汤喝,也可以熬粥喝,或跟鸡、鸭炖着吃都可以。营养跟上去了,您有力气了,就可以下地做事了。”

肖阿姨睁大眼睛,问:“我回家就可以做事?”

谭主任说,是的。以前有一位男的在我们这里做了髋关节置换术后,就到煤矿去挖煤了。挖煤是重体力活,他都没事。您老人家不做重活,日常生活还是能完全自理的,不用您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家守着您了。

肖阿姨非常高兴,一边拿着助行器在办公室来回走动,一边跟谭主任交流术后感受。她说,谭主任说能下地做事,我就放心了,我的儿子和女也能放心地外出做事了。

谭主任鼓励肖阿姨莫要怕,要勇敢地扔掉助行器,自由走动。肖阿姨真的不用助行器,在医生办公室内来回走动,感觉越走越轻松。

谭主任还告诉我们,因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是最佳选择。近年来,由他主刀做的髋关节置换术在50例以上,其中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从2014年到如今近10例了,效果都很好。

典型病例:

江某因15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当时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后期因疼痛难忍,长期服用止痛药及激素治疗。3年多前出现双髋关节疼痛,以左侧较剧,曾在外院诊断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经济原因先行左股骨头置换术。3月前因右髋关节疼痛加剧,明显活动受限,于2017年12月11日入住隆回县中医医院骨伤二科。12月13日,寒风刺骨,手术室和病房却是温暖有加。33岁的江某成功接受了“右股骨头置换术”——在全麻下,由该院骨科主任医师刘子山和谭健民主刀、主治医师马林军、医师唐太安和范方顺协助,在许建丽、阳志权、黄风华等医护人员的精心配合和监护下,麻醉满意,手术顺利,安返病房。

2018年7月16日,有一位叫罗细英的患者,因为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在新邵正骨医院花了三万多元还是不敢做手术,经她亲戚介绍来到骨伤二科住院治疗,于7月20日在腰麻下行右全髋关节置换术,于8月1日出院,效果良好。

2018年8月23日,在湘雅附一院麻醉科唐朝辉教授的指导下,实施首例神经阻滞麻醉,为骨伤二科一位右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胸廓畸形、腰椎侧弯畸形的患者马寿梅成功实施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患者节省了三四万元以上的医药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患者及其家属反响良好。

作者:徐伍莲编辑:张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