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朱跃权)近日,武冈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收到一面“医术精益、妙手回春”的锦旗和患者家属写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热情让我感到很温暖,很贴心,病房的环境好,卫生好,人更好,感谢贵院领导培养的好大夫、好护士……。”以此表达对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特别感谢普外二科副主任医生廖理论和医生彭育峰的精心诊治和细心照料。
日前,武冈市人民医院成功为22天新生儿行幽门肌切开术,成功治愈“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结束了以往此疾病必须去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的历史,填补了湘西南地区的空白。
该院普外二科副主任医生廖理论介绍,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是由于幽门肌肥厚和水肿引起的输出道梗阻,本病多见于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病因尚不清楚,有家族集中的倾向。典型的临床表现:1.呕吐:症状出现于身后3-6周,亦有更早的,极少数发生在4个月之后,呕吐是主要症状,最初仅是回奶,接着为喷射性呕吐;偶有排除棕绿色便,称为饥饿性粪便;2.伴发黄疸。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是采用幽门肌切开术。
新生儿,男性,出生19天时入院,体重3.2kg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呕吐3天”入武冈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要表现为:出生后16天起病出现呕吐进行性加重,呕吐后饥饿性进食数分钟后又呕吐,伴有黄疸。查体:腹平坦,可见胃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可见扪及橄榄样包块。腹平片提示:胃腔较大且较多积气,考虑胃潴留;肠管积气。经该院小儿外科专家廖理论副主任医师会诊后,带领患儿完善幽门部彩超,及在放射科协助下完善消化道钡餐检查,最终确诊为:幽门肥厚性狭窄。因患者进食后即呕吐,营养状况差,故急需手术接触梗阻。经过医院领导、医务科、廖理论副主任医师、新生儿科周力平主任、麻醉科肖忠副主任医师、陈永主治医师、医师彭育峰的共同讨论后,为患儿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幽门环肌切开术;经详细的手术计划及术前准备,2017-10-1215:30在全麻下行幽门环肌松解术,术中探查见幽门管约3.0cm×3.0cm×2.0cm大小,手术历时约30min,出血约1ml,术后次日便可进流质,目前术后第五天,生命体征稳定,饮食已基本恢复,患儿康复出院。
这是该院新生儿外科专家廖理论副主任医师学成归来,为该院完成的第一例小儿幽门肌切开手术,也是目前该院及武冈市年龄最小的手术患者;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的小儿外科手术及小儿麻醉在湘西南地区达到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