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邵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了一例咯血患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7年9月21日,我院胸外科收治了一例咯血患者。

 

65岁男性因反复咯血10天入院,外院住院治疗症状无缓解,我院门诊胸部CT提示:右下肺病变,肺癌?肺脓疡?肺气肿、肺大泡。入院后进一步检查患者右下肺病灶增生畸变血管众多,病变与下肺静脉、膈肌、心包关系紧密,患者同时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返流,心肺功能不全。

 

入院后我科立即予以药物止血并紧急于介入下行动脉介入栓塞止血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治疗,但由于患者右下肺病灶增生畸变血管众多,药物及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疗效欠佳,患者仍反复咯血,在积极输血止血的情况下循环仍无法稳定。

 

针对这一情况,我科组织了多次科内讨论,并申请了全院多科室讨论,结论是:1、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大出血、窒息、心肺功能衰竭死亡;2、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手术风险极大,术中术后随时可能心跳呼吸骤停,导致患者死亡;3、充分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积极治疗的情况下可考虑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在多次和患者家属反复沟通后,患者家属拒绝转院,要求于我院行手术进一步治疗,并签署了手术同意书。

 

 

 

2017929日,就在双节前一天,我科给患者安排了手术治疗,整个手术时间历时4小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其中的艰险难以言表,在胸外科、麻醉科、ICU等多个科室大量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终于逃离了鬼门关,于是乎,像所有美好的故事结局一样,在中秋这个举家团聚的日子里,父女得以再见,爱人得以重逢。早查房时,父亲斜靠在床头,女儿将粥水一口一口吹凉再喂给父亲,“你们辛苦了,是你们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谢谢、谢谢!”患者家属握着我们的手,眼眶内含着泪水。看着这温馨的场面,我心头一酸,面对着这位我们几近放弃的病患,真正应该说感谢的是我们,是你们的信任和坚持让我们重拾了对抗病魔的勇气。

 

 

 

几日前,参加医院几年一度的内训,授课老师以《心术》最后的一段约四分钟的视频结束了课程。音乐中,梅小护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东西对人类最重要——信、望、爱。我觉得我能看到对这三个字诠释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医院里。张晓蕾问郑艾平:你学习成绩这么好,干嘛考医科大学啊?郑:理想。霍大夫:医院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穿着白大褂的大夫们,而是你能够清晰的感觉到那些人对生命的坚持。那种不放弃,那种决不放弃,那是——希望!这一刻,泪水随着音乐不觉的开始流淌,信、望、爱;理想;永不放弃;希望,这些引领着我们步入医疗行业,又支持着我们继续前行的情感再一次激起了共鸣。

 

 

 

 

医圣孙思邈曾经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在没有硝烟的日子里医生是最勇敢的人。他们手持智慧和机敏,在血肉中对抗病魔,辟出生的循环。那惨白的手术台,无论对医生还是对病人,都是严峻的生死之门。有些病患上台的时候还同我们说话,下来的时候已不再呼吸。作为参与手术的医生,感受到的是持久的、不能释怀的打击。但是面对病魔,在可以狙击的时候,为了顾忌一己风险,温和地看着病人向黑暗的深渊坠去,让病人缓缓地渐渐地但是无可遏制地迫近死亡,又何尝不是胆怯? 这样的医生,在温柔敦厚下蕴埋着懦弱和敷衍,是另一种残忍。

 

我们常常拒绝谈论医生的经验来自何方,因为那个答案太简单也太残酷。但它的确是浴着血液和死亡升腾起来的;我们也常常会忘记医生的勇气来自何方,每一位病人的信任、支持、理解和感谢是我们直面病魔时真正的勇气来源,我们不必讳言。

 

近年来医疗环境恶劣,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医疗工作者采取保护性医疗行为,开始规避高风险医疗行为,甚至开始转投其他行业。医路艰辛,我也常常抱怨医疗环境恶劣,医患关系紧张,感到失落、迷惘,甚至动摇,“信、望、爱;理想;永不放弃;希望”正是因为怀着这样情感的患者家属及医疗同行一次一次地出现,犹如夜空中一闪一闪眨着眼睛的星星,陪伴着我们在艰难的从医路上持之以恒。

 

 

 

从医近20年,常常觉得我们是一群孤胆英雄,面对病难,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但真正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让我们不断成长,越来越强大的是一位位患者的陪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漫漫医路,愿你坚持理想,不弃希望;愿你不避艰险,不忘初心,医路向前;愿你救死扶伤,行医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佘科霖)


作者:佘科霖编辑:张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