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干咽不喝水,两颗药导致食管粘膜剥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院内镜中心

 

39日,我院内镜中心发现一例少见的呕血、食管粘膜剥脱患者。

 

患者吴某为25岁男性,邵阳市北塔区人。一天前因咳嗽、咽痛,自服克林霉素治疗,服药时没喝水,干咽吞下两颗克林霉素,当时没有明显不适。大约服药4小时后,患者出现胸部烧灼样刺痛,较剧烈的呕吐,先后吐出胃内容物与较鲜红之血液数口而急来我院内镜中心诊疗。

 


 

内镜中心主任李超民接诊了患者,检查发现食管上段粘膜光滑,色泽正常,食管中段见条状粘膜剥脱,如树之脱皮,剥脱下的粘膜明显充血水肿,部分伴暗红色的血痂,下段食管与贲门粘膜正常。胃内各部粘膜轻充血水肿,有点状糜烂,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结合病史与内镜像诊断为剥脱性食管炎(药物性)。 

 

剥脱性食管炎又叫创伤剥脱性食管炎、表层剥脱性食管炎、食管黏膜管型剥脱症。本病临床比较少见,亦易误诊。食管是由黏膜衬里的肌性管道,上与咽相连,下通胃之贲门,平均长度约25公分。成人食管壁的厚度约3-4毫米,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纤维层构成。顾名思义剥脱性食管炎的病理就是食管壁的粘膜层,严重者可达粘膜下层与肌层剥脱分离。发病原因可能与仓促进食、强行吞咽干硬食物,或进食过冷过热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有关。

 

胃镜下显示食管粘膜条状剥脱

 

本例患者由于干咽克林霉素,药物停留于食管中段,药物缓慢崩解后刺激腐蚀食管粘膜,先引起胸痛,后因剧烈呕吐,导致食管粘膜损伤,粘膜下血肿,粘膜上皮与食管壁分离而剥脱。

 

为此,提醒广大病友,为了健康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非常重要,生病后需根据医嘱或药物说明书按正确方法服用药物。切勿不饮水干咽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并发症。

 


 


作者:李超民编辑:张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