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育儿教育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口腔炎 不可混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据新华社 近日,2岁的淼淼嘴巴里面长了一些红泡泡,家人以为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送医后确诊为疱疹性口腔炎。专家提醒,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口腔炎症状类似,极易混淆,家长发现孩子口腔中出红疹后切勿乱用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李远贵介绍,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通常是感冒后发病,常见于6个月至6岁的婴幼儿,但这种疾病只在口腔内出疹,其他身体部位没有。

李远贵说,一般人容易把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与手足口病混淆,因为部分手足口病患者口腔内也会出现针尖样小水疱继而形成溃疡,两种病都有发热症状。但疱疹性口腔炎与手足口病虽然都会在口腔内出现小水疱和溃疡,但仍有不同症状:首先,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通过唾液传染,年龄越小全身反应越剧烈,口腔症状也较重。而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特别是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

其次,疱疹性口腔炎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感染性疾病容易合并发生,冬季发病较多,发病时可有38℃至40℃的发热。而手足口病一般起病前一两天发热,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最后,疱疹性口腔炎在发热一两天后,口腔内多部位黏膜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透明小疱疹和溃疡,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通常1到2周即可消退。而手足口病的口腔黏膜疹出现后,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一周后疹子消退。

作者:新华社 编辑:张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