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黄蓉)在门诊上班常常有病人来问,这药什么时间吃好?饭前、饭后还是睡前?下面我来介绍一些常见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清晨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例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因为糖皮质激素分泌昼夜节律化,早晨7到8时达到高峰,此时使用可减少对体内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2.利尿剂,例如:呋噻米、螺内酯等。利尿剂类药物适合清晨服用,主要为避免夜间排尿过多,影响休息。
3.驱虫药。清晨空腹时服用,可减少人体对药物吸收,增加药物与虫体接触。
4.泻药,例如:硫酸镁盐类。泻药在空腹时作用迅速,也可避免夜间服用影响休息。
5.抗抑郁药,例如:氟西汀。主要在于抑郁症患者症状通常表现为焦虑、忧郁、猜疑,且晨重晚轻。
6.抗高血压药,例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氯沙坦。高血压患者一般早晨起来后血压较高,此时服药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餐前
一部分药物必须饭前空腹时服用,以利于减少或延缓食物对药物吸收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提高药物的安全稳定性,发挥药物的最佳功效。
1.胃黏膜保护药,例如:复方铝酸铋片,空腹服用有助于药物附着于胃壁,形成保护屏障。
2.促胃动力药,例如: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能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
3.降糖药,例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格列类。这类药餐前服用,血浆达峰浓度时间比餐中服用提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像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降糖药要餐中吃,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餐中
1.抗真菌药物,例如:灰黄霉素与脂肪餐,促胆汁分泌,促微粒溶解而增效。
2.助消化酶类,避免被胃酸破坏。
3.非甾体抗炎药,例如:舒林酸,与食物同服使镇痛作用持久。
4.抗结核药,例如: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减少对消化系统的刺激。
餐后
大多数药物,如饮食对药物吸收影响不大,饭前饭后均可以服用,但那些对于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在饭后服用。
1.维生素b1、维生素b2,食物延缓胃排空,使其在小肠充分吸收。
2.组胺H2受体阻断剂,食物延缓胃排空,抗酸和缓冲时间加长。但是在服用西咪替丁时,应在餐后服用。
3.抗酸药,在饭后胃酸分泌量最大时服用,可使溃疡面少受刺激,有利修复。且抗酸作用与胃内充盈度有关,当胃内容物快排空或完全排空后,抗酸药才能充分发挥抗酸作用。
睡前
1.催眠药,例如:艾司唑仑、安定。
2.平喘药,例如:沙丁胺醇、二羟丙茶碱,因哮喘多在晚上发作。
3.调节血脂药,例如:阿托伐他汀类,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在夜间。
4.抗过敏药,例如:扑尔敏,服后嗜睡困乏。
总之,药物的服用时间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相吻合,才能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充分发挥、毒副作用降至最低,使药物对治疗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