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张成立)不少肺癌患者住院期间,其本人或家属总有些疑问:“我都住院几天了,怎么还不给我做手术哪?”“总是检查来检查去,也不吃药打针,就这么拖着我不做手术是干什么?”有的甚至因此怀疑医生的动机不纯。
其实,肺癌手术就像建造大楼一样,需要对地基、周边影响、预算等进行事先严格审核,术前也要对全身状况、心肺功能储备和术后可能的功能状况等进行一次全面审查和预判。开胸手术是大手术,尤其要切除肺叶,对心脏、肺功能等生命基本功能的干扰很大,剩余的肺叶是否能够支持术后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是否能够耐手术本身的创伤,术前要进行必要的评估。在此,特对重要的术前评估进行一些说明。
1.全身状况:如果存在感染、结核、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手术风险大,必须经过相应的治疗,调整到正常以后方可手术。
2.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和一氧化碳的弥散量(DLCO)大于60%—80%时,手术风险小。每切除一个肺段,肺功能降低5.26%,预测术后FEV1或DLCO>其预计值的40%时,手术风险较小。术前必须戒烟2周,且熟练掌握咳嗽-深呼吸-吹气球训练。
3.运动试验(心、肺联合功能测试):因运动中心率、通气量、氧耗量和肺血流量等增加,与术后状态相类似。简单运动试验,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和爬楼试验,无法爬五层楼、6分钟步行试验<400米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检测心电图、氧摄取量(VO2)和公斤氧摄取量(VO2/㎏),当VO2<1L/min、VO2/㎏<15ml/min时,手术风险加大。另外,50岁以上或怀疑有冠心病者行冠脉造影,必要时准备同期肺癌根治+冠脉搭桥手术。
4.肺癌分期:肺癌的治疗依赖于准确的分期,不同分期治疗方案不同,如Ia期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手术就可以了;Ib期有高危因素者如侵犯胸膜、血管浸润等需要辅助化疗,无高危因素者可单纯手术治疗;Ⅱa期以上者需术后化疗。肺癌分期方法包括无创分期、有创分期,前者有彩超、CT、MRI、ECT、PET/CT;后者包括超声支气管镜下穿刺活检、食道镜检、纵隔镜淋巴结切除术、软式胸腔镜检查等。
5.血流动力学,必须稳定。测定方法也包括无创和有创方法,有创检测需要从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漂浮导管,通过传感及监护系统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心输出量等。
6.其它包括:病理检测、心肌酶学测定、肿瘤标志物测定、基因检测、免疫监测,以及鉴别诊断必须的项目等。
总之,肺癌手术虽然治疗效果好,但也不能急于求成。人体的复杂性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手术也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预先的相对准确判断,才能有的放矢、稳中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