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武冈市展辉医院成功摘除一巨大脑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原来担心瘫痪,手术后20天就能正常走路了,我们希望母亲多住几天再出院。”9月9日下午,武冈市安乐乡中心小学教师邓春花高兴地介绍母亲的脑瘤手术康复情况。

  8月19日11时至14时,武冈市展辉医院,67岁女患者艾拾秀罕见巨大脑瘤被成功摘除,成为湘西南地区成功摘除的第一例罕见巨大脑瘤。

  患者脑瘤体积为9厘米×7厘米×5厘米,躯体运动功能区受压不能行走,肿瘤的肆虐侵袭,引起癲痫发作,生命随时受到威胁。

  术前,副院长、大外科主任医师李慎惠组织相关医生和护士反复讨论研究,缜密制定手术方案和手术后护理措施。最终决定:不管多么艰难,冒多大风险,全力手术挽救患者。

  入院急救:初诊方向得当

  8月11日8时许,艾拾秀突发晕厥,摔倒在地,约15分钟后清醒,但不能自行爬起。3小时后,其家属发现患者倒地,被展辉医院120紧急接送入院。

  当晚8时50分,展辉医院以“脑血管意外”收住神经内科,连夜急救。晚9时,通过急查头颅CT,初步诊断颅脑占位性病变;告知家属病情严重,如条件允许,可转上级医院治疗。患者及家属初步得知病情的严重性,坚定同意在该院手术治疗。

  8月13日上午,沈友源等医师通过头颅增强CT显示的结果说:“可确诊颅脑占位性病变诊断;请神经外科会诊,待会诊之后再确定是否转科”。

  确诊转科:神经外科备战

  14日上午,艾拾秀被转到神经外科继续治疗。

  15日及16日上午,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蒲生,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罗德群分别查看了病人,他们一致认为:根据辅助检查,初步排除转移瘤,脑膜瘤可能性较大。要求完善术前准备,备血;由于患者肿瘤大,手术风险大,需通知医务科,请分管副院长、大外科主任医师李慎惠及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会诊讨论。16日下午,李慎惠、刘蒲生、罗德群、麻醉科医师黄渊祥、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谢庆成、神经外科全体住院医师参与会诊。经讨论,该患者颅内占位病变诊断明确:巨大肿瘤,手术风险大。

  8月18日,刘蒲生、罗德群、李度量等医师经术前讨论,明确了手术方案:有手术指征;术中应彻底止血,避免失血过多,避免硬膜外血肿形成可能。术后应加强看护,避免患者扯掉引流管及撕抓切口,造成伤口感染。

  为有效控制术中出血过多,术前头一天,神经介入科医师对给脑瘤供血的主要血管,进行了栓塞处理。

  手术成功:举重若轻告捷

  8月19日11时,手术组医师刘蒲生、罗德群,周竹青、紧锣密鼓开展工作;在全麻下为艾拾秀做“颅脑占位性病变开颅摘除术”,历时3个小时。

  手术过程比预想的还要困难。由于艾拾秀的脑瘤巨大,生长在逼近颅底部位,功能区为运动、感觉系统功能,其周围血管极其丰富;一旦手术发生任何细微的闪失或偏差,将会导致别人偏瘫。

  主刀医师刘蒲生等在显微境下,小心翼翼地、艰难地,从交错密布的神经和细小血管上,将“水泥(肿瘤)”从“钢筋(神经和动脉)”上剥离,又不碰损柔软的“钢筋”。

  为最大限度减少肿瘤出血,手术过程中采用电凝方法,边分离肿瘤基底,边止血,边分离。彻底止血后,沿肿瘤蒂部外1厘米正常硬脑膜圆形剪开硬脑膜,一个灰白色肿块嵌入脑组织,体积为9厘米×7厘米×5厘米,肿块表面血运丰富,手术医师们完整分离摘取了肿瘤。

  正常走路:希望触手可及

  艾拾秀五年两次大手术,其本人及亲属开始品尝到忧大于喜的滋味。

  2009年,艾拾秀因跌倒而摔伤颈椎,在省城医院接受颈椎手术,花费六七万元;那时报销额度低,约为30%。那一次,“抬进去住院,抬回家出院,我妹妹邓艳华给母亲喂饭服侍12个多月,特意辞掉在外地打工的工作。”邓春花动容地介绍。这次,艾拾秀的脑瘤手术,正值暑假,邓春花主动挑起照顾母亲的重任。她全家及亲朋好友都惊喜地说,感谢展辉医院成功完成了手术;医疗费只需4万多元,比省城医院节省一大半,还可以高比例报销医药费。

  积压在艾拾秀全家多年的忧愁正在消融,她彻底康复的希望,指日可待,很快能够与正常人一样行走、生活。

作者:记者 石世桢 通讯员 欧阳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