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82岁的蔡奶奶在责任护师粟友华的搀扶下,慢慢地在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室的走廊上走着。走到走廊的尽头时,便坐下来休息片刻。在这里的两个多月来,蔡奶奶的情况一点一点好转。看着眼前的场景,蔡奶奶的家人打心眼里开心,并深深地感激着这里的医护人员。
时间拨转到3月11日。当天14时,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呼叫器的铃声此起彼伏,护士们在病房里来回穿梭忙个不停。此时,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又送来了一位病危的老年女性病人,此人正是蔡奶奶。
原来,家在红旗路的蔡奶奶突发性地右腿不能动弹,家人将她扶到床上,蔡奶奶的右手继而也动不了,再演变成右半边都无法动弹,家人赶紧拨打急救电话。
救护车将蔡奶奶送到了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当时,蔡奶奶病情复杂而危重,病种多,随时有生命危险。急诊科主任李文峰迅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抢救,并邀请相关科专家进行会诊。考虑到蔡奶奶年纪大,又有过两次中风史,会诊后决定给蔡奶奶保守治疗,并留守医院24小时组织抢救,该科护士长魏晓春也立马安排护理骨干对蔡奶奶实施24小时连续持护。
蔡奶奶年龄大又较肥胖,加上皮肤原已有破溃,右肢肢体根本不能活动,静脉穿刺难度很大,蔡奶奶本身也因躁动不能很好地合作等因素,加大了护理难度及强度,护理工作一时很棘手。然而,照顾病患是护士的天职,除了这份责任感,还有一份对伤患真诚的关爱。为蔡奶奶翻身、拍背、按摩、清理和擦拭身体、更换衣裤、口腔护理、导尿管的护理等,不管多苦多难,护士们都坚守着,丝毫不敢懈怠,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细心地照顾着蔡奶奶。为了防止蔡奶奶右侧肢体肌肉萎缩,护士们经常为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在医护人员的努力抢救和精心照料下,12天后,蔡奶奶脱离了危险期,这个消息让其家属及所有为之努力的医护人员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
虽然左侧臀部皮肤破溃恢复正常,全身皮肤无压疮,无因卧床而引起的其他并发症,但蔡奶奶的右侧肢体依然不能活动。当护士将其缓慢扶着坐起时,蔡奶奶全身绵软无力,根本无法坐起,到底能恢复多少,大家心里都没底,但只要有希望,就绝不会放弃。医护人员继续悉心照料着蔡奶奶。
5月24日,蔡奶奶告诉记者,最先进行针灸配合按摩治疗时,有点疼,她表示抵抗。但治疗几次后,觉得效果不错,蔡奶奶很高兴,竟然主动要求进行针灸配合按摩治疗。
同时,护士教会蔡奶奶并帮助她移动右侧肢体,不断地鼓励她,每一次蔡奶奶取得一点进步时,大家都为之欢呼。
两个月针灸配合按摩再加药物治疗下来,加上医务人员的安慰和鼓励及积极的帮助,蔡奶奶能独立坐稳了,并能在扶助下行走了,还能自己动筷吃饭喝水。很有可能出现瘫痪却出现了奇迹,蔡奶奶的家人很是惊喜。
两个月的治疗中,医务人员用自己的爱心赢得了蔡奶奶及其家人的尊重和感激。在蔡奶奶的心里,她早已把这里的医务人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她亲切地拉着坐在她旁边的责任护师粟友华的手告诉记者:“这是我的好朋友。”认真的神情,爽朗的声音让在场人在被逗笑的同时,也为她的恢复感到由衷的高兴。
随着病情的一天天好转 ,蔡奶奶的心情也跟着好转起来,嘴里总念叨着这里的李主任 、魏护士长 、夏医师 、小粟等 ,说要感谢他们 ,要请他们要到红旗路的家中吃饭 。每次 ,其子女送来点心 ,她都要拽着医务人员的手 ,不肯收就塞到衣袋里 ,不接受就不放手 。这一切也让医务人员深受感动 。大家为蔡奶奶付出了很多努力 ,但也得到很多回报 ,蔡奶奶情况的好转便是最好的回报和安慰 。”粟友华如是说。
为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蔡奶奶一直想写一封感谢信 ,她说 :开头 是‘敬爱的白衣战士们 ’”。见到记者来采访 ,蔡奶奶便拜托记者转达她的谢意 。她说 :他们的恩情我会永远记住的。”说完,老人哽咽了,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在场的粟友华轻轻为老人擦去了泪水,安慰老人,让老人情绪恢复过来。见到老人的发夹松动了,粟友华又为老人夹好发夹。不起眼的一个举动让人感觉到了她的用心和爱心,也体现了这里的优质护理服务。
蔡奶奶就要出院了,但是急诊科的病人依旧川流不息。
这里的白衣天使们又将用爱心和责任迎来下一个病人,让更多的患者得到爱的温暖,沐浴爱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