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6日是立夏,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因天渐热,外出活动较多,心脏的负担逐渐加重。
立夏属春夏之交的标志。市中心医院相关专家介绍,这时气温比春季高,气候逐渐炎热,各种细菌开始繁殖,要注意肠胃疾病的发生。立夏之后,人体气血更加外向,出汗开始增多,心跳逐渐加快,所以更要注意调养心脏,不能过累过劳。夏天睡眠要充足,早睡早起,顺其自然。营养要全面,以适应夏天消耗大的特点。
立夏易患哪些病?
心脏方面的病:要避免劳心太过,天热易心烦,要会静养,睡眠要充足。
血液黏稠夏天由于气温高,出汗多,血液易出现黏稠度高,应多喝水,多吃养阴生津之品,如各种瓜果蔬菜。
肠胃病夏天气温高,湿度大,细菌容易繁殖,饮食要卫生,少吃隔夜饭菜;碗筷要干净,以免染上肠炎、痢疾,体虚的人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
春夏之交如何养生保健?
春夏之交,天气忽冷忽热,抵抗力差的人,身体往往适应不了这种急剧变化,感冒人群增多。另外,春夏之交湿度大,食物容易变质,胃肠道疾病增多,表现为腹痛、拉肚子、呕吐等。中医认为,“春捂秋冻”,在春天要注意“捂”,建议在这天气变化无常的季节,衣服不要脱得太快,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子,要注意保 暖。专家说,下身更是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女性朋友,别太早穿短裙,下身受凉后,容易导致痛经、白带增多、盆腔炎等疾病的发生。
饮食方面 ,尽管天气逐渐变热 ,但尚未进入高温期 ,因此不可稍感暑热就过量饮用清凉饮料 ,以免损伤阳气 。食物宜逐渐转为清淡之品 ,可吃苦瓜 、苦菜 、马兰头 、菊花叶等带有苦味的蔬菜,既能清热 ,又富有营养。
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强调早睡早起,春夏太阳出来比较早,每天6时左右,天就亮了,人这时候起来,晒晒太阳,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可提升人体内的阳气。不能熬夜,熬夜容易伤阴,最好是晚上11时睡觉。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天气的变化,运动方式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喜好决定。推荐快步走,每次坚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平时没 有时间的话,可以在周末走一走。
春夏之交,随着外界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体皮肤、肌肉血管的舒张由弱转强。血液循环加快,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以适应散发体热及白昼延长的需要。在此季节,切忌晨起外出时的着装到中午较热时仍捂在身上,弄得满身大汗,这样反而容易着凉。
另外 ,要重视午间的小憩 ,以减少机体消耗 ,恢复大脑皮层的疲劳 。外出时应开始涂用夏季防晒用品 ,戴好眼镜及遮阳帽 ,做好对紫外线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