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留下疤痕,早期该如何治疗?
疤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一般会经历未成熟期和成熟期2个阶段。伤口愈合后对疤痕早期干预,可以缩短疤痕的未成熟期,改善疤痕的最终转归。
疤痕早期的治疗原则:早期干预,从疤痕形成后尽早处理。
一、日常护理
疤痕部位防晒、忌食辛辣食物、禁止饮酒。
二、多种手段联合治疗
1、外用抗疤痕药物:伤口愈合后尽早使用,一般持续使用3-6个月。
硅酮类: 临床较为常用,有凝胶、贴膜。
洋葱提取物或积雪苷。
2、光电治疗:根据疤痕具体情况需治疗3-4次甚至更多次。
(1)血管靶向光电设备: 建议在创面愈合1个月内开始治疗。常用设备包括脉冲染料激光(PDL)、强脉冲光、可变脉宽倍频掺钕 (YAG)激光。
(2)点阵激光: CO2点阵激光是目前最常用于疤痕治疗的AFL,临床干预时间从术后拆线即刻、术后2-3周、术后2-3个月不等。
(3)联合法:PDL+CO2点阵激光。
3、压力治疗及减张器:主要针对线性疤痕特别是高张力部位。使用时间从缝合后或者拆线开始,至少使用至伤口愈合后3个月。
4、注射治疗:激素+5-FU。如出现疤痕明显变硬、隆起,应尽早考虑局部注射控制(5-FU仅用于成人)。
5、术后放疗:有疤痕疙瘩病史的成人,切除疤痕疙瘩后推荐早期进行放疗,减少复发。
6、局部肉毒素注射:成人高增生风险的线性疤痕可尝试早期使用。
7、康复治疗:烧烫伤疤痕、关节部位的疤痕在创面愈合后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如疤痕按摩和康复锻炼,预防疤痕挛缩。
对有疤痕疙瘩病史、疤痕增生高风险的患者,常需要联合多种抗疤痕增生手段(压力、光电、注射、放疗等)。未成年人应首选外用药物、压力、光电联合治疗,避免使用放射治疗、5-FU注射、肉毒素注射。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