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感冒简单实用招招妙
近几年新冠病毒肆虐,今年夏季流感频发,大家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地、外出带口罩、饭前便后记得勤洗手,让病毒没有可趁之机。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实用的中医防治感冒的方法。
冷洗热泡
冷水洗脸能够提高人体耐寒能力,刺激和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强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此外,晚上还可用热水或热姜水泡脚15~2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泡脚时避免水温过高,浸泡时可加点盐、醋、艾叶,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微红、身体微出汗为度。
刮
大椎穴为“诸阳之汇”,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健脑清心、宁神、增强体质等多种功效,在此处艾灸、刮痧或拔火罐不但可防治感冒,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忌贪凉
夏天虽热,往往也是易受凉的季节,应注意少食冷饮、冰西瓜等寒凉之品,少吹空调,汗出时不洗冷水澡,以免耗伤阳气,饮食应适时、适量、适温,多食米粥以养胃气。
漱
每天早、晚用淡盐水漱口一次,可清除口腔病菌。在感冒初期,用浓盐水漱口也有一定效果。如咽喉痒痛,可用浓盐水漱口,每隔10分钟漱口一次,反复几次即可见效。
搓
做法:方法简单,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个大鱼际反方向对搓,约搓2~3 分钟后,整个手掌便会发热。此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以达到增强体质,防治感冒、缓解咽痛之目的。左手大鱼际的穴位亦叫“心疲穴”,常按此穴,可治心闷。
开
夏季应多开窗通风、换气,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的细菌、病毒、真菌等。
古人治疗流感就有妙方
要知道流感并非现在才有的,在没有疫苗和抗生素的古代,聪慧的古人有自己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香药防流感。古时很多地方每到端午节时,都会在大门口插艾叶与菖蒲,或做一个小香囊挂在儿童的脖子上,因香囊里的草药具有祛秽防腐,杀菌消毒的功效,可以避秽驱邪防病。当发生流感而又无药可医时,人们甚至用焚烧艾叶、煮醋熏蒸的方法来防治流感。
亦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载,治疗轻微流感,用桂枝3两(去皮) ,芍药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加水煎煮,趁热服,令其发汗,见效极快。
还有不得不提的“神仙粥”,对于风寒感冒者,《戒庵老人漫笔》中有这样一首歌诀:
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
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患病三天内服用,即可起到“粥到病除”的奇效,此处注意:应微微发汗,切不可大发汗。
但若感冒数日不愈,或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一定要及时就医,请中医把脉辨证施治。
来源:邵东市中医医院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