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邵东中医医院——直面病毒的战士:“步兵”在前采样 “工兵”在后检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彭艳云)“昨日检测结果汇总,未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翻阅到手机上检验科主任龙雨发过来的信息,周素煌高兴的攥紧拳头,“胜利就在眼前,同志更须努力!”他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带着“采样”小分队踏上了新一天的征途。

靠前作战,不惧风险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两手抓”的关键阶段,一手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为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邵东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刘耕野、院长尹超平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为复工复产企业员工做“咽试子”采样及核酸检测,成立了由院长助理周素煌带队,检验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根据各复工复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上门为企业员工检测。 邵东市是湖南省民营经济大县,连日来,各企业纷纷响应市委、市政府号令,相继复工复产。为了做好复工复产企业员工的健康保障,周素煌带着工作小组,马不停蹄地奔跑在一线。“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就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为他们做好检测,提供保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们就带着防护用具,样本采集箱出发,中午经常是顾不上休息,匆匆忙忙吃点饭,又忙着赶往下一个企业采样。最多的一天,他们跑了5个乡镇,采样238人次。 “大姐,别紧张,张开嘴,轻轻啊一声,很快就好了!”看着准备采样的张女士很是害怕,护理部干事赵洁轻声安慰道。“啊——”张女士在赵洁的指导下摘下口罩,尽量把嘴张大,护理部干事肖洁麻利地将棉签放入她的咽喉部,轻柔地旋转几圈,慢慢取出棉签,迅速将它放进写有张女士姓名及编号的红色的采样管中,盖好盖子,放进密闭的采样袋中。接着,她们来不及喘口气,更换手套,准备好用物后,又忙着为下一个病人采样。

看似简单的采样动作,其实危险重重,每采样一个人,采样人员就可能与病毒“面对面”接触一次,有的员工耐受性差,采样过程中会忍不住打喷嚏,呼出的飞沫会到处飞溅,每一个采样护士,采样前都必须全副武装,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是必备的,一旦穿上这种装备,基本上几个小时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上厕所,全身都裹得严严实实的,一点都不透气,每次做完采样后都是一身汗,脱掉防护服贴身衣服都是湿漉漉的。“说不害怕是假的,但为了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身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必须无畏无惧,奋勇向前。”周素煌神情坚毅,目光坚定。 

隐形战士  挑灯“排雷”

“今天的检查结果都出来了,你们先回去吧,我做完消毒工作就走。”时钟已经走过午夜,邵东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核酸检测实验室里,科主任龙雨和朱巧峰、陈喜林还在忙着工作。

2月10日,邵东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接到为复工复产企业做核酸检测的任务,检验科主任龙雨和检验师朱巧峰、陈喜林组成“直面病毒”的检测小分队,当天,他们加班加点,完成了调试仪器、生物安全培训、规范基因扩增(PCR)实验室等准备工作。

核酸检测结果,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重要指标,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极高。每做一次核酸检测,从标本处理到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再到检测结果,要花上5个小时,一轮实验下来,对工作人员脑力和体力是极大的考验。目前检验科每日标本量有200余例,最多一天,接收了270个样本,由于每批次只能做96人次,每天需分2-3批进行,小分队成员们必须在憋闷的实验室里不间断工作10-15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基本上除了吃饭,几乎整天都要包裹着严密的防护服、戴着手套“泡”在密闭的实验室里,出实验室的时候,他们经常会有缺氧、胸闷的无力感。“核酸检测结果早一分钟出来,就能早点为复工复产企业规避风险。即使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共产党员朱巧峰左胸前的那枚鲜红的党徽熠熠生辉。

为了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核酸检测做到当天采样,当天反馈结果。“自2月11日开始,检验科已累计为50余家企业共做采样检测2107例,反馈结果0差错。”龙雨脸上挂着藏不住的疲惫,但绽放的笑容从容自信。 

面对病毒,他们不怕吗?怕,因为他们也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也不怕,因为他们是医务工作者,是白衣战士,肩上的责任胜过万千。灯火阑珊处,白衣战士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用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体现着医者的无畏和担当,为守护人民健康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编辑:李思洁
相关稿件